1.新思維
過去的幾十年,SKF曾不間斷地驗證軸承設計的法則和運用。早些年,SKF工程研究中心的Stathis Ioannides教授就提出軸承壽命的新意義,人們把他的獨特貢獻視作SKF新壽命理論。經用SKF的試驗方法表明:在正確的設計、載荷、潤滑和工作條件下,從理論上講軸承能持續運轉很久。新壽命理論使SKF更精細地挑選鋼材質量、設計軸承幾何形狀和尺寸,這樣,在滿足需求的給定載荷和運轉條件同時,使軸承尺寸和重量得到很大削減,使得用戶可選擇他們要求的更準確的SKF軸承。 目前SKF已研制出自己的用于滾動軸承設計的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模型和專用有限元回旋檢測儀器。例如:滾動體分析系統技術(BEAST)軟件不但在設計上對旋轉的回轉結構(CARB)有重要幫助,而且對球面滾子軸承也有改進。 最近SKF又開發出更靜音、在更低溫下高速運轉、消耗能量更少的、并且持續工作時間比常規產品長3倍的球面滾子軸承。
2.實用設計
對其它安裝部件的改進設計,可給軸承的工作條件和應用帶來更大的收效,譬如:SKF對剖分止推軸承的重新設計。 SKF還與用戶協商使用新型設計裝配軸承,然后應用這些質量功能推廣技術(QFD),使得剖分止推軸承座列入標準名冊(SNL)范圍,實施QFD,激勵人們分析用戶需求和追求綜合效益。例如,軸承的散熱與潤滑是矛盾的結合體,研究其QFD的結果,啟示人們重新設計出的止推軸承附加有擋邊,可通過底座擴散熱量。 SKF還設計出減緩沖擊振動效果的動態旋壓自動平衡軸承,將它用到洗衣機上可降低振動93%。
3.材料研制
新型材料的發現對軸承的設計方法影響很大。全新的材料改良了傳統材料的摩擦性能。 SKF最引人注目的一項研究是使用聚合物制造保持架套等部件,這樣組合的軸承抗磨損能力更強,重量更輕。通過模壓將聚合物混入金屬,制造出能承受不斷變化的張力及克服蠕變擴大的聚合物體軸承套圈,屬于加強型套圈。通過分析材料的顯微結構和微妙化學變化,用新型基材澆鑄和拋光的材料及新型熱處理工藝制造的軸承其壽命更長;采用碳等離子氮化處理代替傳統的表面淬硬技術,改善了軸承材料的性能。 SKF更加引人矚目的創舉是其無磨損涂層軸承,如:使用類金剛石的碳材(DLC)涂層的軸承,這種先進的DLC幾乎是一種優良的抗磨損材料產品。SKF還發現在滾動軸承內使用一枚陶瓷球、就能使在有污染工作條件下運轉的軸承產生自潔凈效果,這是因為球和旋轉軌跡被不停地打磨光,所以既克服了磨損,又消除了污物。
4.軸承體系
在提供軸承組件中,已趨向于圍繞統一制造方法的改革,它通過對單個公司專業化的合并,創造高效益,并聯手合股伙伴來實現****化合作效能。
SKF已與其它主要制造商合伙投資開發新概念軸承及滿足重點用戶設計要求的產品,例如:SKF與GKN合作開發的新型緊湊汽車輪轂和半軸模件(HHM),不僅減輕了車輪重量,而且使懸掛系統和操縱裝置具有更大的柔性結合,兩家公司已達成獨享制造HHM互補技能和技巧的合作意向。 SKF與車閘專業廠Brembo的合作,使其處于研制替代車輛液壓系統牽索驅動和導線制動技術的先導地位。在鐵路軸承范圍,SKF不僅提供轉向架輪軸單元,而且還為那些組件研制了工況監視系統的整體集成部件。 SKF依托自己的研發中心與大油商們合伙,研制出****潤滑劑配方。它最近開發的保護環境的綠色潤滑劑,具有廣泛的應用范圍。 SKF還設計出一種自動潤滑系統——24小時潤滑系統,把它固定在軸承座上,可確保始終不間斷地為滾動體供油,使軸承永不生銹。
5.工況監測
SKF不僅著眼于軸承制造,而且還顧及到整個機器運轉工況。它幫助有關廠家通過測試軸承溫度、振動,預測并監視機床的工作狀況。它以自己獨有的經驗和振動泡檢測技術,來保證其診斷的準確性和可靠性。SKF還設計制造了寬范圍的工況監測設備,它包括數據記錄儀和分析儀器及軟件。
現在的滾動軸承正向著更小、更輕、更靜音、效率更高,具有更好的潤滑及敏捷的監測和較長的壽命方向發展。
- 上一條信息:滾動軸承的選型—軸承選型中的考慮因素
- 下一條信息:沒有了!